• 寺院动态
  • 六亩田的黄昏
    信息来源:本站转载 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4/4/22 11:29:59 点击:1006

        九华山后山这个叫六亩田的地方,我没有看见一块巴掌大的田。

        我看见的是山,山上硕大的石头,都是麻黑的颜色,它们在幽寂的山中静静地立着,像一群僧侣法相庄严,正是黄昏,夕阳落在它们的身上,晚风吹过它们的脸庞,于是,我仿佛听见了从九华山天台正顶上传来的诵经声。
       据说,从六亩田一直往上,尽头就是天台,这从一路上斑驳的石阶、爬满了青藤的石桥可以得到证实,更可以从一路上的清泉幽林茂竹得到证实,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禅意,遥想百多年前,那些从四面八方赶到天台朝香的人,穿过一阵阵鸟鸣一阵阵竹影,朝香的人是有福的了。其实六亩田就有一个禅寺,叫心安寺,不过当地的老百姓都一总称为六亩田,他们说到六亩田去更多的就是指到心安寺去。

       转过山脚,一条幽深的小径引领着我们,走不远,一座寺院便在山谷中浮现,夕照为它披上了一层黄,它不像落在山上,而像凌空蹈虚在一片祥云上。走到近前,跨过寺前的石阶,一级级往上,檀香隐隐,木鱼声诵经声猛地充盈了耳朵,我不由顿住了脚步,这是安妥人心的声音啊,我不由喃喃道:“心安,心安,好一个心安哪!”

       进到寺里,年轻的住持演慧法师向我们双手合十,然后将我们引向客堂,给我们沏茶,拿出一碟碟素果。演慧师面目慈祥,给人一种平和而宁静的印象。我便向他打听起禅寺以及六亩田的由来。演慧师微笑着说,这就有一段历史了,离心安寺不远的翠峰上有座华严禅堂,它曾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大学的所在地,一代大师虚云、月霞等就是在这儿闭门苦读,然后走出世间弘法布道的。有一年禅堂来了一位做杂役的僧人,法号智妙,他虽不识字却喜听大师讲经,渐渐开悟佛学义理,此后便一心行善而不事张扬,有一次因为助人被师父误解,将他逐出山门,智妙也不解释,径直走了出去,到了这座山上,却遇见了一位老人,对他说,这山上的六亩田大的地方就给你了,你可在此修行,说毕不见了。智妙就搭起茅篷住了下来,这就是心安禅寺的前身,六亩田一称也就由此而来。

       在这古老的山寺里,吃着素果,喝着佛茶,听着演慧住持说着那过去的传说,平日浮躁的心绪顿时变得宁静。那些过去读过的禅诗清泉一样流了过来,我看见了王维的新月惊起了山鸟,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撞起了一个诗人无边的客愁……

       离开心安寺时,天色已暮,六亩田的黄昏即将过去,我们一步步往山下走去,我忍不住再一次回头仰望暮色中的那山那寺。